意圖就是動機=結果.jpg
 
行為+意圖(正確的動機)=(真正想要的)結果
 
很多人當結果出現的時候,很驚訝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,因為結果不是他想要的。
 
但是他不明白也不了解,其實結果在他的動機產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。結果到最後都會出現,但是動機不正確,結果就會不如你的預期。
(註:意圖:希望達到某種目的打算)
 
意圖就是你要指向的結果,但是意圖產生時都會伴隨一個動機,所以動機的正確、不正確,決定你意圖指向的結果是不是如你預期的。
 
行為是表象的結果,動機才是背後真正的目的。動機就是你的起心動念、你的初衷。
 
舉例:某甲經商失敗銀行負債700萬,抵押品是房子,連健康都賠了進去,於是在家休養。他老婆說要挺他、幫助他,所以叫某甲先把身體養好,還積極的想辦法想要把700萬負債還清。某甲超級感動。

某甲因身體不適所以在家休養,但是在休養期間,某甲總會有意無意地感受到,他老婆要他趕快出去工作賺錢以便還清貸款的壓力,讓某甲感覺好像待在家裡休養身體是一種罪惡。這個過程的不舒服,讓某甲開始質疑他老婆的意圖。

這個例子中,他老婆挺某甲所以要還清700萬是行為。想還清700萬,不想房子沒了、沒地方住才是意圖背後的動機。雖然結果都是要還清700萬、保住房子,但是最終卻沒有達到挺某甲的意圖,因為他老婆的起心動念其實是不願意房子不見了,所以才想要還清700萬。 從過程的愉不愉快、感受好不好,就可以知道結果是不是他老婆想要的。
 
舉例:你從小就告訴孩子要好好讀書,將來才可以找一分好的工作,有能力可以賺很多錢、過上好的生活。於是在小孩成長的過程,嚴格的要求他的功課,還參加課外補習,就是希望他讀上好的學校,可以比別人更強、贏在起跑點上。
 
但是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,你總是有意無意的會把他拿來和別人比較,比較成績、讀的學校,比贏了、有面子,你就開心。比輸了、沒面子,你就會指責小孩為何不爭氣。
因為這樣的過程,小孩開始質疑,你嚴格的要求功課真的是為他好、將來可以過上好的生活嗎?還是只是為了讓自己有面子!
 
這個例子中,我們來檢視一下,你是真的希望小孩功課好,將來可以過上好的生活嗎?或是你只是虛榮心作祟,然後也希望小孩將來賺很多錢時順便可以養你?
其實透由你們相處的過程,結果是否會如你預期,應該很容易判斷了!
 
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就是,每個結果的出現之前,會在過程中表現出各自的行為,感覺愉不愉快、相處融不融洽。 而身在這樣的過程之中,「感受」已經可以讓你預知結果了。
 
如果用結果來檢視這個過程的話,你就可以發現需要修正的或值得修正的地方,進而帶出下一次更好的結果。
 
如果你的動機出發點是「利他」的話,那結果就會比較如你預期,如果你動機的出發點是「利己」、是有所期待的,而這個期待是你自己想要的話,那這個結果可能就會不如預期。
(註: 行為+意圖(動機)=結果,正確的動機才能帶出你想要的結果,動機不分好壞,只分正不正確。 意思就是說你的焦點要放對位置!)
(註:「利他」必須確定這個結果是他真正想要的,而不是你所期待的。)
 
所以如果你的動機是利他的話,就沒有「決定」這一回事,因為如果是利他的行為所做的決定,都會是好的決定。
 
21世紀是新思維、靈性的崛起,所有的結果都來自於自己選擇的結果。
 
 

加入好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良 的頭像
    阿良

    電子商務現金回饋網購/網賺/副業/斜槓/教學/賺錢購物APP

    阿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